您 好,欢迎进入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官方网站!

原著深悟 | 同心聚力兴边疆,携手共筑中国梦——民族教育学院举办第三期主题学习分享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06-21 | 人气:

    为引领更多青年关注家乡发展、积极回报家乡与社会,近期,民族教育学院在雁塔校区六附楼305室组织开展以“同心聚力兴边疆,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分享交流会。学校大学生马列理论读书社社长、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吴羽乔,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2101班班长李冠宇,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兼职辅导员刘江珊,学生骨干及各班级代表参与活动,会议由预科三班穆妮热·图尔荪主持。

    吴羽乔以《勤学·善用·实干——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马先锋》为题,分享2024年全国“青马工程”高校班学习经历,从三方面展开论述:勤学,强调真学真信、深学深悟、领学领读,筑牢信仰之基,做理论学习的“领航员”;善用,鼓励善思善讲、提升理论阐释能力,以宣讲激活真理力量,做思想引领的“播火者”;实干,倡导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做复兴征程的“排头兵”。这一分享不仅展现了青马学员的责任担当,更指明了“理论学习—思想传播—躬身实践”的成长路径。

    李冠宇以《八桂大地与彩云之南——初心不变 点亮未来》为题分享参与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社会实践的经历,围绕“形式革新,教育换新”“时过境迁,心境蜕变”“初心如磐,一路前行”展开讲述:通过对比线上线下授课差异,展现线下互动对学生志向启发的实效;以边疆实地体验与学生成长为例,阐述对教育责任的深刻认知;结合教育本质与学校支持,凸显坚守边疆教育的使命担当。这一分享既展现了边疆教育的艰辛与希望,也激励青年以教育为纽带,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祖国需要处播撒知识火种。

    听完优秀榜样的领学与分享,大家深受启发、收获颇丰,随即展开热烈的分组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纷纷畅谈理想、抒发抱负,现场氛围热烈而真挚。

    学生会新媒体中心成员、预科一班欧桃亮在聆听学长学姐的分享后深受触动。她表示,作为陕西师范大学学子,未来将钻研教学方法、提升师范技能,为成为优秀教师储备知识;毕业后将回到家乡投身基层教育,用专业知识点亮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把民族团结故事融入课堂,让学生从小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预科二班团支书刘九镕在听到学长学姐分享的“红烛苗圃”实践活动后深受鼓舞。她谈到,边疆地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让她深感振奋,她认为只有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国家才能更强大、更团结,只有各民族的共同努力,才能让边疆更美、民族更亲、人民更幸福。

    预科三班赛菲耶·依马木吾山表示,大学生应主动学习民族政策与历史文化知识,通过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观看纪录片《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内容,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与意义,促进文化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各民族同学、朋友交往,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目标任务,增进彼此信任与协作。

    活动尾声,刘江珊对本次分享交流会进行总结,以“边疆教育与青年使命”为核心向大家提出三点期许。首先以文化认同铸魂:从历史纵深理解“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将个人成长融入“兴边固边” 的国家战略,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知识土壤中生根。其次是以知行合一强基:在专业学习中聚焦边疆教育需求,以“实地调研 + 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把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边疆的真本领。最后是以星火之志燎原:勿以“基层教育事小”而不为,须知每一节边疆课堂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愿同学们以吴羽乔“青马先锋”的理论穿透力、李冠宇“边疆点灯人”的实践行动力为榜样,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成炬火。

    展望未来,民族教育学院将以教育教学与学生实践为核心,依托线上线下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分享理论学习心得。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学院期望同学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投身边疆教育的坚定信念,以“投身西部,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在时代奋斗中彰显青春价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边疆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条:学院举办数智教育专题讲座 暨数智化融入课堂教学研讨会

下一条:主题教育|民族教育学院开展心理育人宣传季“心启新程,智绘未来”系列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