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 好,欢迎进入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官方网站!

学风建设 | 涵优良学风,育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5-07-18 | 人气:

活动开展情况

(一)精准规划 锚定培训方向

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月活动,成立了学风建设月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明确各项职责,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工作计划,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同时,学院利用晚点名召开了学风建设月活动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动员,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发了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丰富活动形式 提高学生参与度

1.主题班会——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

学院组织了各班级召开了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上,班主任和辅导员向学生们介绍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鼓励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同时,学生们也纷纷发言,表达了自己对学风建设的看法和建议,以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此外,预科三班召开“打造优良学风,做新时代追梦人”主题班会,结合班级实际深入剖析课堂专注度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根源,组织学习委员分享课程规划经验,邀请成绩优异同学传授笔记整理与复习技巧;预科二班举办“以学风为帆,扬青春之航”主题班会,学习委员阐释优良学风重要性,分享时间管理、互助学习方法,同学们写下阶段性学习目标。通过主题班会,学生们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和方向,增强了学习动力和信心。

2.学术讲座——开拓学术视野,引领学风建设。

学院邀请院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了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讲座,学生们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3.演讲比赛——激发学习热情,提升综合素质。

学院立足自身特色,开展以“石榴花开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红石榴”杯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演讲比赛,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讲颂中国”演讲比赛选拔赛。通过演讲比赛,鼓励青年学子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劳动实践——弘扬青春担当,营造良好学风。

学院紧密围绕学风建设,丰富拓展教育实施路径,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院志愿服务队前往校史馆学习了解校史校情,提高荣校爱校意识,学院青年志愿者还与瓦胡同社区团支部携手开展“双减”政策的宣传普及工作。此外,各预科班级也开展了特色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扎实的学风对于自身成长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

5.学习小组建设——构建互助体系,促进共同进步。

各预科班级积极建立学习小组,形成多维互助学习体系。预科三班由学习委员和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组长,针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和辅导;预科二班各学科学习小组依托线上线下双平台,采用“自主复习+小组研讨”模式,在独立梳理知识脉络的同时,小组建立成果展示,定期上传学习成果,形成可视化学习轨迹;预科一班结合学科特点,牵头组建各学科学习小组,按特长与需求分配组员,制定小组讨论计划,鼓励同学们围绕知识难点、作业难题展开详细讨论,定期汇总小组学习成果,及时向老师反馈班级学习动态。学习小组的建立,既实现知识内化,也促进成员间的经验互鉴,让互帮互学的良好学风蔚然成风。

6.晨读与晚自习制度——强化自主学习,培养自律习惯。

预科各班学习委员每周组织晨读活动,规划晨读内容,并严格执行考勤记录制度,对未到同学及时沟通了解情况,确保班级晨读参与度的提升,有效培养同学们自律学习的习惯。同时,学院规范晚自习管理,为各班级申请专用自习教室,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每次晚自习进行考勤打卡与纪律强调,确保同学们都按时到达自习教室自主学习,对迟到或缺勤的同学会予以记录并做出提醒,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三)强化课堂纪律 提高教学质量

1.严抓教风——加强教师教学监督指导,提升教学水平。

学院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考核。同时,学院还组织了教学督导组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2.整顿学风——规范学生课堂行为,优化学习环境。

学院制定了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遵守的纪律和要求。同时,学院还加强了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和处理。针对预科三班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存在注意力分散等现象,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学生课堂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加强宿舍管理 助力良好学风养成

1.创建文明宿舍,营造整洁环境。

学院定期组织开展宿舍卫生、安全检查,对宿舍卫生和安全情况进行评分和排名。同时,学院还对卫生和安全情况较好的宿舍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对卫生和安全情况较差的宿舍进行了批评教育和处理。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卫生和安全意识,营造了整洁、温馨的宿舍环境。

2.规范学生作息,保障学习精力。

学院制定了学生作息时间制度,明确了学生在宿舍内的作息时间和要求。同时,学院还加强了对学生作息时间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作息时间制度的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和处理。通过这些措施,规范了学生作息时间,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院将学风建设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宣传季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收获丰富知识和独特体验,实现减压赋能,放松心情。学院邀请心理健康中心教师进行专业指导,邀请心理学院“暖心阁”团体辅导师带领学生开展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同时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围绕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了心理支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学院将学风建设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宣传季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收获丰富知识和独特体验,实现减压赋能,放松心情。学院邀请心理健康中心教师进行专业指导,邀请心理学院“暖心阁”团体辅导师带领学生开展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同时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围绕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了心理支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取得的成果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

通过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学生们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学生们还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预科三班通过系列活动,班级整体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学们课堂纪律与作业质量明显提升;预科一班班级整体学习氛围愈发浓厚,同学间互助学习的积极性显著增强。

(二)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通过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学生课堂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们认真备课、授课,学生们专注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学生们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宿舍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开展宿舍卫生、安全检查,规范学生作息时间,营造了整洁、温馨的宿舍环境。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宿舍内的物品摆放整齐,地面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同时,学生们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得到了保障,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了心理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和自我保护。同时,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五)班级凝聚力和自律意识增强

各预科班级通过开展晨跑、晨读、学习小组等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预科一班早操出勤率的提升和晨读制度的落实,有效培养了同学们的自律意识;预科二班学习小组的成果展示和经验互鉴,促进了班级整体进步。学院还组织了“唤醒晨时,强体启智”早起打卡活动,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下一步,民族教育学院将结合学院实际,立足学院特色,深化“三全育人”,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改进工作方法,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使命感,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学风建设的融合,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条:喜报!陕西师范大学“鸿焰”队在全国蹴球邀请赛中斩获佳绩 民族教育学院学子载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