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 好,欢迎进入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官方网站!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4-11-19 | 人气: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综述

郑柏萌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的国家,汉民族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存,但是少数民族文化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单纯性。当少数民族个体从自己熟悉的本民族文化环境进入汉文化环境时,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就会造成文化适应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人力资源。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从从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中到了一个另外的文化环境,比如从自己民族聚居的地区进入汉族地区去读书,面临文化差异时,往往产生不确定感,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持认同和对新文化的融入都可能产生变化,导致困惑和不知所措,从而对其学习、交往等造成问题和困难。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文化适应性问题

1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背景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演化中,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一直处于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变化中。例如汉民族地区的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汉民族的语言对少数民族的语言的影响等。除了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外,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笛、琵琶等乐器就是隋唐时期从少数民族区域传入的,一些汉语的方言也是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融合的产物。虽然,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关系紧密,但是,虽然作为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和作为非主流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层面、社会社会生活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其中物质层面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社会生活层面的则包括民族的经济形态、民族语言、民族信息传播水平、民族内部交往方式四个方面;精神文化层面包括民族教育状况、民族生活习惯、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道德价值观四个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居住环境、家庭、同伴和民族身份自小开始就直接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他们进入到和原民族文化生活环境相差很大的汉族地区,自身的民族文化特点就会表达更显著,这样的文化差异就会造成文化适应问题。[1]国内改革开放已经过了三十多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内不同地区的人相互流动的越来越频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要一起工作,学习等。和不同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的人们一起生活和工作就会让人们遇到适应问题。中国有56个民族,面临的民族文化差异没有外国移民国家那么明显,导致的问题也没那么严重,但是文化差异仍然在不同的民族间存在,分属不同的民族的文化群体成员在进入另一个文化情境的时候,文化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从自己民族聚居的地区进入汉族地区去读大学,面临文化差异时。往往产生不确定感,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持认同和对新文化的融入都可能产生变化,导致困惑和不知所措,从而对其学习、交往等造成问题和困难。

2文化适应概念简介

《心理学大辞典》对适应的界定是:“指个体在生活环境中,在随环境的限制或变化而改变、调节自身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环境的一种交互互动的动态过程。个体通过这一过程达到与环境之间和谐平衡的状态”。适应“可分为几个层次:1感观上的适应。指视觉、味觉、嗅觉等感官接受刺激的时间延长,敏感度降低而使绝对阈限升高的现象。2、认知结构上的适应。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指个体因环境限制而不断改变认知结构以求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经常保持平衡的历程。可概括为同化和顺应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并认为适应是儿童智慧发展的实质和原因。3、社会的适应。指个体为排除障碍、克服困难,满足自己的需要,与环境保持和谐而改变自己的一切内在观念(如态度)和外在行为的历程。如在学习或工作初期,个体的旧习惯与新要求之问逐渐调整的历程。[1]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的概念是有人类学家首先提出来的,然后跨文化心理学家对文化适应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心理学家把这种个人与异文化背景人们交流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也就是处理在此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差异、矛盾冲突等问题的能力叫做文化适应或者文化适应能力。 文化适应这个概念是反映文化特性和的基本概念。主要指对于环境的适应,有时也指文化的各个部分的相互适应。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文化适应这个概念最初是人类学家提出的,随后跨文化心理学家对文化适应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人类学研究使用的是“涵化”这个术语,有学者也用“文化移入”来对应。近期来,心理学期刊中国外文献的综述性文章多使用“文化适应”这个术语来表述。[2]

所谓文化适应,主要是指文化变通的一种形式,意指在一定社会里,从外部引进不同的制度和文化,同这种异文化整体的、持续的和直接的接触,将会给那个社会的文化形态带来某些变化。[2]文化适应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学习和掌握异文化的一些特性,包括异文化中群体的行为特征、谋生的方式方法、生活风格、社会关系网络、习惯与礼仪,以及对过去、现实和未来的态度,甚至包括对趋自然现象的看法,等等。美国文化人类学家L.A.怀特认为,文化是特定的动物有机体用来调适自身与外界环境的明确而具体的机制。文化对于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为工具和技术适应、组织适应、思想观念适应这3个方面。人类为了生存,需要通过劳动去占有自然。在人类的早期,自然条件的状况决定了人类劳动所采用的工具和技术水平。用斧子砍树,渔网捕鱼,用弓箭狩猎,斧子、渔网和弓箭等文化元素,都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而适应自然环境创造出来的。人类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制定历法,确定年、月、日、时和节气,这些也是根据地球运行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时空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文学、数学、几何学、物理学等,也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据的,这就是工具和技术适应。组织作为文化基本要素的社会组织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般而言,文化适应是指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厚,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3]

3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的文化适应状况

在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全国的高等院校招收了越来越多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然而在数量上升的同时,由于文化差异和教育历史背景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由于问文化适应问题导致的学业发展障碍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发展。[4]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该校目前在校的维族大学生145名,以这145名维族大学生为对象,采用自编文化适应问卷,研究了该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情况。研究结果发现,从总体上来看,上海某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为中等水平。从各维度的比较发现,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主流文化<生涯发展<人际交往<宗教适应。文化适应的各维度上男生得分均低于女生,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四学生的适应程度最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讲,生活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动摇自己与生俱来的宗教情感,很多学生表示,自己的信仰对他个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研究的学生都信仰伊斯兰教,在上海从事宗教活动也有便利的条件。上海市有数座清真寺,其中有一些有悠久的历史。很多同学选择在尔德节,主麻日在清真寺做礼拜。因此,宗教适应情况较好。相比较而言,生活适应可能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由于只能吃清真食品,所以对穆斯林学生来讲,饮食的限制较大。而在上海,清真饮食的数量较少,品种单一,有时出去游玩,走很长时间也难以找到清真食品。大部分学生表示,不太愿意在上海深造,进一步问其原因时,大多归于饮食方面的问题。从研究中还可以发现,文化适应的各维度上男生得分均低于女生,也就是说女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强于男生。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最后,进行一下文化适应的年级差异分析:在刚进入某一新文化环境时,个体对异文化有种新奇感,此时还没有感受到来自异文化的冲击和压力。这在大一大二的学生中比较长见,尤其是大一新生。随着接触时间,范围与深度的加大,个体开始觉察到这种差异,在文化差异下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开始进入危机期。再到后来,个体对文化差异的看法更加全面与客观,至此他们能够体验丰富充裕的感情生活,能够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大四基本属于文化适应或双文化期,使得个人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会更加客观的做出评价。[5]

4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的对策研究

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的对策主要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从理论上来说。主要是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要充分把握好文化适应的五个关键时间,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一般都是要经历五个关键时期:首先是刚刚进入异质文化的接触期,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强烈兴趣期。其次是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不统一时期,这个时期容易产生抑郁感和压力感。再次就是对差异文化产生疑问和否定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对异质文化的攻击倾向。第四个时期就是开始接受和承认文化差异的时期,这一阶段的表现是能够比较从容的应付异文化环境。最后一个时期就是能够完全接受和独立应付日常生活的时期。高校为了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就必须遵循文化适应的这个规律,在每个阶段采取适宜的措施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对策之二是积极构建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体系,满足不同民族大学生的需要。这一对策的关键措施就是高校要通过不断改善办学的条件,建立起适应多元民族文化发展需求的环境,最大程度上来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民族大学生的需要。其次,高校还可以通过采取开展双语教学这样多元文化的教育模式,尽可能能满足多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意识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的真实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年文化中找到自己的文化依托。

  再次,坚持民族文化共荣理念,学校可以成立各种帮扶小组及指导中心,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要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文化适应的能力就必须树立民族文化共荣理念,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民族文化活动来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自豪感。学校还可以成立以学工部和团委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工作小组专门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学校要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心理干预,要主动关心和帮助文化适应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帮助他们能够树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便更好地适应文化环境的差异。

  最后,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社团组织,使他们尽可能多的增加对支流文化的交流和体验以便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认同感。[6]

 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的对策,从实践上来说,主要是从教师方面来进行讨论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对很多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少数民族学生也是弱势群体。他们的文化基础差,这是很明显的事实,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那个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地照顾。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出现的适应问题,任课教师首先要在尊重他们文化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多给予他们关注和鼓励。要适当的增加对少数民族新生的文化资本投入。这就有利于他们态度的改变,从而增加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减少他们越是听不懂越是不想听的恶性循环局面,帮助他们渡过文化适应阶段。[7]

5总结

少数民族新生在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特殊的心理与文化特征,在进入大学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之后,会与以汉族为主体的主流文化遭遇,表现出文化上的差异与冲突,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适应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给予关注,既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也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少数民族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有其诸多应用价值。

首先,有利于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态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以其多样性的特征而闻名于世,就以宗教文化为例,几乎世界上的各大宗教,以及各大宗教的主要流派都为中国少数民族所信仰,宗教文化多样性的特征非常显著。其次,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环境适应性。文化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产物的总和,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特定的环境中从事以上活动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类适应特定环境的产物。能够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而积淀下来的文化,都与其特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适应性加以研究也就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环境适应性,更能面对当前复杂环境的挑战,扬长避短,得以不断传承。再次,少数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适应性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中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字呈上升趋势。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其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目前的经济文化仍较汉族地区落后。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进入高校以后担负着特殊的使命,要为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而努力学习。所以,他们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思想有着许多特征。又由于各民族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的差异造成了各民族大学生的思维差异。[8]

本综述在写作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征,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所以,通过调查掌握材料,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探索。因此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文化适应性,将成为他们逐步成熟的前提,是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金学官. 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2.

[2] 刘学义.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智力的测量及其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1.

[3] 王毅.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_王毅[J].改革与开放,2011(10):193+55.

[4] 方清云.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5-217.

[5] 马春花,焦锋,王有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2011(6):26-27.

[6] 马亮,哈玉红.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9):49-50.

[7] 张拴云.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

[8]方清云.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5-217.

上一条:浅析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的影响力

下一条: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