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 好,欢迎进入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官方网站!

浅析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的影响力

发布时间:2014-11-19 | 人气:

浅析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的影响力

田梦

摘要:品性行为在个人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为人处世的基础。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性格、学习习惯、道德行为等品性行为构建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还必须认识到,个人品行受多重因素影响,不能绝对的看待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的作用,我们应当正确把握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少数民族依据其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品行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母亲对子女的品行教育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品行教育  母亲角色  影响力 

当今社会条件下,学生在实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具备优良的传统美德。优良美德的养成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行为、心理素质等一系列品行的综合构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品行,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角色优势。母亲自身品行表现直接影响子女品行构建。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应当坚持正确的原则,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子女的情感内化过程。在我国加强力度提升汉族学生的品行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地区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的重要性。

1母亲对子女生活影响的几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家庭结构也产生了变化,“三口、四口之家”数量越来越多,母亲与子女的亲密度、关注度也随之提高。母亲从十月怀胎起便与子女朝夕相处,可以说,母亲是子女最亲密,直接接触的第一人,母亲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直接对子女产生影响。德国教育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夫·武尔夫在其著作《教育人类学》中指出,教育过程被认为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模仿过程是可以感知的,它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实现。在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为表现直接呈现在子女的面前,以图示的形式存在于子女的大脑中,当子女面临同样的境遇,从大脑中提取信息指导行为时,存在于大脑的表象及图示首先起作用,指导子女的行为。对于儿童来说,模仿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1]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Charles A. Nelson研究发现,46周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46岁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在一起,图像的视觉辨认和形成深受其影响,在这一关键时期形成的视觉图像将对子女的性格、行为习惯、道德素质等造成影响。因此,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在子女品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1母亲对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母亲扮演着老师的角色,其性格特点对子女的性格形成有一定影响。母亲是成年人,其性格特点已处于稳定时期。母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会融入自己的性格特点,信息通过视觉、听觉等途径传递给子女,指导子女的品行。另外,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性格形成的侧重点不同。德国著名精神分析学专家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以01.5岁、1.53岁阶段为例,01.5岁处于信心对怀疑阶段,这一时期婴儿对外界信任感的建立很大程度受与母亲亲密关系的影响,母亲满足婴儿对食物和关爱的需要,首先对母亲产生信任感,那么对外界的信任感也就容易建立,在性格上主要表现为自信、乐观。同样,若母亲与婴儿关系较疏远,未能从母亲那里获取相应的安全感,则孩子长大后,容易对外界产生恐惧、害怕、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在性格上主要表现为不自信、胆怯。1.53岁处于自主对羞怯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开始尝试自己做一些事情。若经常得到母亲的认可和鼓励,则孩子通常表现的更加乐观和大胆,勇于尝试。如果母亲总是一味的溺爱或者对于子女的行为提出质疑和批评,则孩子的性格通常表现为怯弱、害羞、敏感,并且实践能力差,依赖性强。由此可见,母亲自身性格特点对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是潜在而且深远的。

1.2母亲对子女学习习惯的影响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人智力开发具有积极作用,是一名学生良好行为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教育往往聚焦于学科本身,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更多地借助于家庭教育。在家庭角色分配中,父亲通常负责赚钱养家,母亲相夫教子,子女学习习惯的养成多数情况下交由母亲承担。首先,子女的学习习惯跟母亲的教育方式有关。若母亲在孩子学习初期就很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保持书本整洁,当天的作业必须完成,提前预习功课等,这些行为对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有效、积极的作用。并且,这样教育模式下的学生通常表现为,对学习、成绩具有良好的态度和更高的重视度,获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次,子女的学习习惯跟母亲的性格有关。若母亲本身是一个有耐心、包容心强的人,则子女在对待学习上也表现的比较有耐心、认真相反,若母亲本身性格急躁,多以批评指责的方式教育子女,则容易造成子女在学习上表现出浮躁、没有耐心的状态,不利于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建立。因此,母亲的态度、性格、教育方式对子女学习习惯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1.3母亲对子女道德行为的影响

道德行为是品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品行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母亲应当将道德行为教育作为子女品行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家庭实施道德教育的最大奥秘在于“潜移默化”[2]。母亲的行为规范、道德态度是子女道德意识形成的基础,子女通常模仿母亲的做法,会把母亲的行为和意识“迁移”到自己的身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待人接物上,如何孝敬长辈、迎接客人、礼貌的使用语言和动作。这些简单的行为是一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基础,因此,母亲在子女道德行为构建中应当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另外,母亲在子女道德行为养成中,应当发挥情感作用。通常,母亲决定一个家庭的格调。若母亲在家庭中呈现的是一个贤惠、包容、理解的角色,那么,整个家庭的格调就偏向温暖、和谐。这样温暖、美好的情感有利于子女建立积极、乐观、充满爱的心态,这样的心态能够指导子女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懂得爱护周围的人和物,在“爱”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道德行为。否则,子女容易产生敌对、仇视、不合群,甚至是报复社会等负面情绪和观念,这一类情感的产生不但不利于孩子良好道德行为的构建,还会形成反作用,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由此可见,子女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母亲的尽心教导,不容忽视。

2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品行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规范个人行为,还包括性格、情感的构建。个人的品性行为也会依据其认识、经历、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品行教育并不是单一的教育过程,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复杂性。母亲在对子女的品行教育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1坚持筛选原则

     虽然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但是在母亲本身的个人品性行为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母亲自身就有较严重的“拖延症”,习惯将手边的工作、家务拖延到“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生活习惯如果长时间被子女看在眼里,容易让子女在无形中模仿母亲这一不良习惯。这时母亲的行为习惯不但没有发挥榜样作用,反而产生了负面效果。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再去纠正子女的习惯,教育子女的行为,是难以让子女“心服口服”的,若采取批评、惩罚等强硬手段,甚至还会加重子女的“叛逆”心理。因此,母亲在子女的品行教育过程中,应当注意自身的品性行为,尤其是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对子女造成的消极影响,尽量将积极、良好的行为呈现在子女面前,坚持自身行为的“筛选”。

2.2坚持适度原则

母亲总是与子女成长过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子女的品性行为必然离不开母亲的指导和影响。但是,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不是越紧密越好,适当的亲密是需要的,但是要遵循适度原则。过度的亲密,容易让子女产生依赖心理,不仅不利于独立性的培养,也容易让子女走上“娇生惯养”的道路。以“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当外界事物与自身需求相矛盾时,难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不利于良好品性行为的构建。另外,适度原则不仅仅局限于母亲与子女间关系的亲密程度,还包括鼓励与批评适度。当子女做了正确的事情时,母亲应当予以鼓励,达到激励效果,但是要适度,不能过度表扬、奖励。同时,如果子女的行为不当时,母亲也应当及时批评,切忌过度惩罚,造成子女的“反叛”心理,失去构建良好品性行为的信心。因此,适度原则在母亲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母亲应当坚持适度原则。

2.3不能绝对地看待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的作用

母亲对子女良好品性行为的构建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并不能认为,子女品行的建立职责全在于母亲,或者说,子女品行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母亲。这样绝对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用正确、客观的态度看待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的作用。除了家庭教育,个人的教育过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实现的。在我国,学校教育更注重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的培养,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也多以提高升学率为主要目的。家长对放学回家的孩子最关心的也多为“考了多少分”,“排名多少”这一类问题。因此,当子女进入学校之后,母亲、学校通常将更多的经历和时间转移到成绩、学业上,子女的品性行为就被放在次要地位。这种教育现状对于个人品行教育是极为不利的,学校教育中也应当将学生品行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实施。个人的发展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成为“社会人”。在家庭或者学校中形成的个人品行,只适用于家庭、学校环境,未必适用于社会。当子女长大成人,受工作、所在城市、朋友圈的影响,会形成一套新的品行构建体系。新的认识相对于各自所处的阶段,都是一种正确的品行意识。社会环境对于个人品行发展的作用也是巨大的。由此可见,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的影响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应当与学校、社会环境相结合。

2.4把握个体发展机遇

个人发展具有阶段性、差异性,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应注重“因材施教”。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母亲通常会将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当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时,就会产生“自己的孩子不认真、不努力”、“孩子先天条件比别人差”等想法,母亲也往往选择效仿别人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认为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也会有效果。这样的做法不但会打击自己教育子女的积极性,还会反作用于孩子本身,使他们失去信心,与母亲逐渐疏远。因此,母亲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应当明确个人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寻找适用于子女本身的教育方法,在合适的阶段改变教育方式,把握子女的发展机遇。若子女的性格偏内向,缺乏主动性,这时的教育方式应当是鼓励多于指责,尽量制造子女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提升子女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若子女的性格偏外向、大胆勇敢,这时母亲应当多给子女一些建议,教会他们行动前要思考问题,避免由于冲动而造成不好的后果。只有在充分了解子女发展阶段和个人品性特征之后“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达子女品行教育的最佳效果。

3母亲对子女品行教育的进一步思考及探索

我国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学生品行教育、家庭教育远不及学校课程、教学的研究数量,在家庭教育中,也多是将父母的影响视为同一个因素进行分析,但是,在家庭教育中,由于生理、心理及角色的差异性,父母双方对子女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母亲角色的重要性。追溯历史,“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体现母亲为子女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辞辛苦搬家三次,其煞费苦心,用心良苦为世人称赞。唐代也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时期,唐代诗人白居易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识字断文、吟诗作对、循循善诱。这样白居易“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声韵”,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从古至今,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3]母亲对子女的品行教育具有跨时代性、跨地域性。总之,这些“母亲教师”在教育孩子方面,于心理影响和品质熏陶上具有最直接、最有针对性、最有感染力的特点,因而能够取得最佳效果。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3.1品行教育从内化开始

人们通常习惯从一个人的外部行为判断他的道德水平,忽视个人内在品质。道德行为本身是由内而发支配个人的外显行为,而在现实生活中外显行为通常被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这无疑扭曲了人们对品性行为的认识和判断。久而久之,会让部分人群产生一种“只要我做好表面工作,就能得到认可”的意识,不利于良好品性行为的推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样的社会氛围尤其不利于少年儿童良好品性行为的构建。同样地,母亲在对子女进行品行教育过程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孩子一次没有完成作业,母亲就会产生“我的孩子不爱学习”,“我的孩子不听话”等类似这样的想法。孩子一次错误就被扣上了这样的“帽子”,显然是有些唐突的。不但会使母亲失去对子女品行教育的信心,还会给子女造成一种“自己就是一个坏学生,努力也不会得到认可”的思维定势。我们知道道德品行构建中,道德情感是关键因素,道德情感的培养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当个体逐渐进入社会,各自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方式,都要受到周围人的批评和纠正,必须符合社会规范,这就是“超我”意识。 即使母亲不在身边,“超我”意识会指导子女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来行动,当个体行为违反了“超我”意识,就会自责、愧疚,有利于子女良好品行的长远发展。 因此,母亲应当重视内化,而不是单纯的评价子女的外显行为,外显行为不代表个人的全部。

3.2运用体谅模式形成道德认同

     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要求他们按照既定的规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难以形成道德认同。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已经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了,可是依然没有效果”。强迫式的教育不能让子女感受到快乐还会适得其反。体谅模式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提出的。麦克费尔对英国中学1213岁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对于“好事”的认识总体偏向于体谅人、幽默、让步的特性。这些特性表明青少年本身更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情感上的体谅和互相理解。假如母亲首先采用体谅模式去关心子女。当孩子考试失误,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时,母亲表示关心、理解,帮助孩子分析失误的原因,给予鼓励,那么,子女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受到批评指责的不安、恐惧感就会被快乐、幸福感替代,将消极情绪转化为学习动力。同时,母亲的关心、体谅所带来的正能量也会传递给子女,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人,因为此时子女已经在情感上对母亲的教育形成感情上的认同。采用体谅模式让子女形成道德认同在品行教育中更具有实效性。

3.3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品行教育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我国各个省、自治区,人口数量在2000年达到10643万人,还在以每年4.53%的速度增长[4],少数民族地区母亲对子女品行教育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各民族母亲对子女品行教育方式值得其他民族借鉴和学习。首先,母亲在子女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本民族“群体性”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多以聚居的方式生产、生活,有很强的群体意识。在习俗礼仪上,热情好客,接待贵客时,整个部落或者村子都会把自家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在民族节日、庆典中,如,瑶族的“达努节”、壮族的“牛魂节”。这些节日的规模都较大,参与的群众很多,在欢声笑语中民族的道德情感得到尽情的表露,民族的道德文化得以传承,成为联络感情、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形式[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关门教育”显然是不适用于少数民族教育方式的。母亲应当让孩子走进民族“大家庭”。 其次,母亲可以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德育资源教育子女。少数民族地区有丰富的人物资源,如,蒙古族“抗日巾帼”——奇俊峰,回族“甲午战争英雄”——左宝贵。这些人物故事在母亲对子女的品行教育中都是非常好的范例,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电视剧、旅游等方式让子女学习、了解。当孩子将民族英雄人物作为偶像时,会以其作为榜样,规范自身行为。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丰富的文学资源,很多民族流传的文学具有道德教化作用。如《刘三姐》,叙述了刘三姐不畏强暴、勇敢和敌人做斗争的伟大事迹。母亲可以让子女多接触这一类书籍,学习坚强、勇敢的精神。除此之外,民族爱好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资源。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藏族的“锅庄舞”,黎族的“竹竿舞”,基诺族的“大鼓舞”,彝族“敬酒歌”等。共同爱好是民族同胞沟通感情、交流的主要方式。母亲可以从小培养子女能歌善舞的才能,在唱歌、跳舞中感受民族团结、在娱乐过程中使思想升华。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德育资源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有利于丰富母亲在子女品行教育中的思想和教育方式,增强我国品行教育的多样性。

4结语

21世纪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突显出个人品性行为的重要性。在分析了母亲在子女不同阶段的品行教育中常见的现象,以及产生的积极、消极影响。还从受教育者角度出发,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内化作用,提高品行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对少数民族子女品行教育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独特性也值得学习和推广。还必须认识到,母亲对子女品行教育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品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发挥母亲角色重要性,还需要学校、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高菲菲.浅析模仿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意义[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1):84+89.

[2] 夏冬琼.浅析父母对子女道德教育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08(28):250.

[3] 郭海文.试论唐代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79-783.

[4] 鲁刚.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云南社会科学,2005(4):98-101.

[5] 黄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2010:页码范围缺失.

 

上一条:第二语言学习动机:概念、类型及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下一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综述